脾胃虚损调摄八忌
夫脾胃者,仓廪之官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胃虚损则升降失司,纳运失常。今述调摄之法,明饮食之忌,以固后天之本。
◆调摄五法
一曰药饵调补
脾胃气虚者,症见气短倦怠,宜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;脾阳不振者,腹冷泄泻,当用附子理中丸温煦中焦;胃阴亏虚者,口干舌燥,可取参梅养胃颗粒滋阴润燥。然须辨明虚实寒热,切莫妄投虎狼之剂。
二曰食养之道
辰巳之时,地气升发,当进糜粥以养胃气。粳米甘平,薏苡淡渗,白扁豆和中,皆宜常食。饮食贵在节律,毋令过饥过饱,避生冷黏腻,远辛辣炙煿。
三曰情志颐养
思虑伤脾,郁怒伐肝。当常怀霁月光风,使肝木条达,脾土自安。可习书画琴棋,或观鱼赏花,令气机畅达,升降有序。
四曰寒温摄护
阳明经行于腹,最畏寒邪侵扰。三阴交、中脘、神阙诸穴,宜常以艾条温熨。春捂秋冻,尤重腹背保暖。女子经期可饮姜枣茶,以助阳气生发。
五曰导引强中
五禽戏之熊经鸟伸,八段锦之调理脾胃,皆能助脾运化。晨起可摩腹百转,先顺后逆,以助气机斡旋。步行当择巳午二时,借天阳以温脾阳。
◆忌食之物
一忌田螺蚌蚬
《饮食须知》明训:"蚌蚬性寒,多食损中。"此物虽能滋阴,然寒凝中焦,脾阳虚弱者食之,如雪上加霜。
二忌枸杞妄进
李时珍谓枸杞"甘寒性润",虽云平补,实偏寒凉。脾虚便溏者服之,恐致滑泄不止,犹漏卮难盈。
三忌山楂消伐
丹溪先生警示:"山楂克伐生发之气。"此物破气消积,若脾虚不运者过食,反伤正气,如朽索驭马。
四忌梨浆寒中
《本草经疏》直言:"脾虚泄泻,法咸忌之。"梨性大寒,直折脾阳,虚寒之人食之,若引寒泉灌焦土。
五忌鸭肉滞气
王孟英谓鸭"滑中发冷气",其性阴凝,最碍脾阳升发。脾虚不运者食之,如雾露弥漫,清阳不升。
六忌鳖甲滋腻
《本草从新》诫之:"脾虚者大忌。"此物胶着难化,脾弱之人食之,若淤泥塞渠,反碍运化。
七忌牡蛎寒滑
黄宫绣云:"脾虚精滑者忌。"虽云养血,其性沉寒,中阳不足者食之,如冰覆炉灶,生机渐息。
八忌螺蛳阴冷
《食物本草》载:"多食令人腹痛不消。"此物大寒,善解热瘴,然中焦虚冷者食之,若北风卷地,百草尽折。
须知调摄之法,贵在持之以恒。饮食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如此则脾气渐旺,胃气日充。若见苔转薄白,脉现缓象,纳谷知馨,便溏得固,皆是脾胃来复之佳兆。然病来如山倒,病去若抽丝,切莫期旦夕之功,当徐徐图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