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不足自测调养指南
夫气血者,人身之根本也。气血充盛则形神俱旺,气血虚损则百病丛生。气血两虚之候,多见面色萎黄无华,四肢懈怠乏力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言语低微等征象,皆为脏腑失养之兆。妇人以血为本,尤当注重气血调摄。今述气血不足之辨症要诀及调养良方,以供参详。
◆辨气血之法九则
一察手足冷暖
手足常温者,气血充和之象。若掌心潮热自汗或四末不温,乃卫气不固,营血亏虚之候。
二观毛发荣枯
发为血之余,气血充盛则发黑润泽,浓密柔顺。若见枯槁脱发,色现黄白,发梢分叉,此精血不荣之征。
三辨寤寐深浅
寐寤有常,呼吸调匀,气血和畅之象。若夜卧难眠,易惊多梦,溺频气促,此乃心血不足,神失所养。
四诊牙龈形色
齿为骨之余,龈为胃之络。齿缝渐宽,食渣易嵌者,乃气血渐衰,阳明脉虚,齿龈失养之兆。
五望肌肤色泽
气血荣肤则色如缟裹朱,润泽有华。若肌肤糙暗,斑纹丛生,色现青黄赤白,此乃五脏失养,气血不荣腠理。
六察目睛神采
目得血而能视。白睛浑浊现黄,血络显露者,肝血不足之候。眼睑垂沉,目睛干涩,皆气血不濡之象。
七诊指腹充盈
指腹丰盈饱满者,气血充盛之形。若指端纤细,指腹扁平,乃脾失健运,气血生化不足之候。
八观爪甲纵纹
爪为筋之余,甲现纵纹者,乃精血暗耗,肝肾亏虚之兆。此象多见于成人,小儿得之则先天禀赋不足。
九辨运动气息
动则喘息心悸,倦怠难复者,宗气不足之象。若身轻体健,劳作不倦,此气血调和之征。
◆调养气血五法
一曰导引调气
久坐伤肉,当习五禽之戏,导引吐纳,使气机条达,血脉通畅。每日晨起可习太极八段锦,以运化气血。
二曰守神养志
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当戒嗔怒,远忧思,使神气内守。可常习静坐观想之法,以养浩然之气。
三曰食疗补益
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。宜食甘温之物,如红枣、龙眼、山药、黄精之属。晨起可饮三红汤(红枣、枸杞、红衣花生),以资生化之源。
四曰起居有常
亥时卧,寅时起,合于自然生发之气。寝时避风就静,头宜东向,以应春生之气。卧则血归于肝,尤利妇人养血。
五曰药饵缓调
虚损甚者,当辅以草木之精。四君子汤健脾气,四物汤养肝血,归脾丸调心脾。若兼阴虚,可佐枸杞、桑椹;阳虚者,酌加桂附。然须明辨阴阳,中病即止。
◆药茶二方
芝麻红枣饮
取黑芝麻一撮,大枣五枚,清水煎沸,晨起空腹饮之。此方能滋肾水,养肝血,润肠通便。尤宜于目涩昏花,虚烦不寐之证。
杞枣双补茶
选宁夏枸杞四十粒,山西大枣十枚,文火慢煎,申时饮用。此茶可补先天真精,养后天谷气。久服令人面若桃花,筋骨强健。
须知气血之化生,非朝夕之功。当遵四时之序,调饮食,慎起居,和情志,方可使气血周流不息,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