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至,苦夏始,养生做好这几点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——今日小暑
小暑,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。历书中云“斗指辛为小暑,斯时天气已热,尚未达于极点,故名也。”2023年的小暑节气始于阳历的7月7日,到7月22日结束。
小暑时节已进入盛夏,恰逢在三伏天的初伏前后,此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。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其《小暑六月节》中写到,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”形象描绘了小暑节气的某日,热风拂动,竹林喧哗,天色昏暗,雷声炸响,一幅山雨欲来的独特画卷。
小暑有三候
古人认为,小暑有三候。初候,温风至;二候,蟋蜂居壁;三候,鹰始挚。意思是说,小暑节气之后五日,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;再五日,蟋蜂躲在墙壁上纳凉;又五日,鹰类开始捕食。
小暑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属于“长夏”。唐代著名医学家在整理注释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时,对其中《六节藏象论》的“长夏”注解道:“长夏者,六月也。土生于火,长在夏中,既长而旺,故云长夏也。”在《藏气法时论》的“脾主长夏”旁,其注解:“长夏,谓六月也。夏为土母,土长干中,以长而治,故云长夏。”
这里的六月为农历六月,意思是指长夏在五行中属土,与中医五脏的脾相呼应。由于这一时节的气候特点,人体在小暑容易出现胃口下降、口干口苦、疲倦乏力,烦躁失眠以及体重减轻等现象,文学作品中常常形容为“苦夏”。
图片
小暑养生
01、饮食养生
小暑节气高温酷暑,湿度也大,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,出现疲倦乏力、头身困重、食欲不佳、脘腹胀满、泛酸腹泻等症状。故在饮食上要注意饮食不节、饮食不洁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,既要注意清热祛暑,也要注意健脾化湿。
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、气血生化之源,主司运化饮食及水湿。饮食上可多选用荷叶、冬瓜、苦瓜、绿豆、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茯苓等清热利水、健脾祛湿的食材。
02、起居运动
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,但因气候炎热,耗能较大,又容易引起阳气外泄太过。要遵循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,小暑节气就要做到“少动多静”,每天应作息规律,劳逸结合。
可在清晨或傍晚至湖边或公园进行散步、太极拳等运动,游泳、瑜伽也是极佳选择,游泳可消暑健身,瑜伽可安神养性。
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,切忌运动后大汗淋漓,容易耗气伤津。忌烈日下运动,运动时刻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黑夜。
图片
03、情志调摄
在没有空调和冰箱的古代,人们靠的是通风、少动、调节情绪等方法应对暑热。如白居易的《消暑》一诗,“何以消烦暑,端居一院中。眼前无长物,窗下有清风。散热由心静,凉生为室空。此时身自保,难更与人同”。深知“烦夏莫如赏夏”,“心静自然凉”的道理,调整身心,才能更好地度过炎炎夏日。
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,养生坚持心态平缓。小暑时节,气候酷热,容易烦躁不安、爱犯困、少精力,故而应该保持心态平缓。
04、穴位养生
天热除了补水,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身上的这三眼“泉”,即涌泉、极泉和阴陵泉三个穴位。
涌泉:滋阴降火
图片
炎热的夏季,出汗较多会伤气伤阴,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,此时要注意滋阴降火。建议多按揉涌泉穴。
位置:位于脚掌前部1/3处(不算脚趾)、脚缘两侧连线处即是穴。
操作:将拇指放在穴位上,用较大力气揉20次~30次,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。
作用:滋阴降火,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、眩晕、焦躁等。
极泉:宽胸宁神
图片
很多人在室外会感觉热的心烦,即便是回到空调房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,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。这个时候不妨按按极泉穴。
位置:位于腋窝的顶点。
操作:双臂交叉于胸前,双手按对侧腋窝,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,每次按捏3分钟左右;然后,左手上举,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,再上举右手,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。每次拍打30次~50次,反复操作5遍。
作用:宽胸宁神,调和气血,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、情绪不稳。
阴陵泉:利水除湿
图片
夏季湿气较重,一些人会出现脘腹胀满、不爱吃东西、大便稀溏,甚至水肿等症状。建议按揉一下阴陵泉。
位置: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。
取穴时,正坐屈膝,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,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穴。
操作:将拇指指端放于穴位处,按揉2分钟左右,以酸胀为度。
作用:加强脾胃运化,利水除湿,调理三焦,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。
图片
05、小暑民谚养生
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经验、教训的总结,是智慧的结晶,各地小暑民谚中就有很多凝聚了养生保健的智慧。
小暑多吃面食
江苏等地有“六月六,吃了糕屑长了肉”的说法,这“糕屑”就是炒面。唐代医学家苏恭说“炒面可解烦热,止泄,实大肠。
小暑酷热难耐,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?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六月伏日进汤饼,名为辟恶。”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,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,而“以热制热”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季养生良方。
此时节新麦方熟,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,淋漓地出一身大汗,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,是何等快意。且中医认为,小麦味甘,性凉,有养心安神,益气除热,除烦止渴,和五脏,调经络,利小便之功效。
六月六饮羊肉汤
“六月六,请姑姑”,晋南地区称是日为“回娘家节”,据说与狐偃的传说有关。农村的风俗是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,好好招待一番。民谣云:“六月六接姑娘,新麦饼羊肉汤。”
图片
羊肉鲜嫩,味甘性温,《本草纲目》载,羊肉“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力,益肾气”,是助元阳、补精血、益劳损之佳品。
中医认为,伏天吃羊肉,可以去湿气、避寒冷、暖胃生津、保护胃肠,这与《黄帝内经》所载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观点是相契合的。故徐州民间有“彭城伏羊一碗汤,不用神医开药方”的说法。
小暑时节多晒霉
川北旺苍“六月六,晒红绿”的民谚流传甚广。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,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,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“晒伏”,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,好好消毒一番,以去潮去湿,防霉防蛀。乡间还有“晒水”的习俗,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,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。
黄瓜茄子来解暑
“六月热得哭,黄瓜茄子来解暑”,凉拌黄瓜、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。《本草求真》说黄瓜“气味甘寒,服此能清热利水”,有解毒消肿,生津止渴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说“茄子味甘、性寒、无毒。主治寒热、五脏劳损及瘟病。吃茄子可散血止痛,去痢利尿,消肿宽肠”。《医林纂要》亦称茄子“宽中、散血、止泻”。
图片
常吃藕和绿豆芽
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。中医认为,莲藕味甘性平,能治疗苦夏之病。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在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说,藕“生食生津, 行瘀, 止渴除烦, 开胃消食,治霍乱口干, 疗产后闷乱。熟食补虚, 养心生血, 开胃舒郁, 止泻充饥”,甚至具有一定解毒功效,外敷还能治疗冻疮。
近代中医伤寒学、温病学大家丁甘仁在治疗暑温、湿温之病时,均用鲜藕四两,切片入煎。体现了生藕凉血散瘀,止渴除烦的功效。
莲藕煮食的方法众多,例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介绍了两种煮食方法,其一,用砂锅小火煨烂后,加入白蜜(一般指结晶后的洋槐花或椴树蜂蜜)适量, 小火收干可食用。这种做法最补心脾;其二,老藕熬藕汤常常饮用,特别适于“阴虚肝旺, 内热血少, 及诸失血证”,“久久自愈, 不服他药可也”。此外,自制藕粉“为产后、病后、衰老、虚劳妙品”。清代才子袁枚喜欢吃嫩藕,认为其“虽软熟而以齿决,故味在也”,“须贯米加糖自煮,并汤极佳”。
图片
“吃了绿豆芽,再热都不怕。”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诸豆生芽、皆腥韧不堪,惟此豆之芽,白美独异。”绿豆芽性凉味甘,不仅能清暑热、通经脉、解诸毒,还能补肾、利尿、消肿、滋阴壮阳,调五脏、美肌肤、利湿热,适用于湿热郁滞、食少体倦、热病烦渴、大便秘结、小便不利、目赤肿痛、口鼻生疮等患者。
小暑食疗
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
材料:莲藕500克,党参20克,玉竹20克,排骨500克,生姜5克。(2-3人份)
做法:莲藕切块,排骨焯水,生姜切片;以上材料加入陶器锅中,加入1000ml的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,熬40-60分钟后,加盐调味;吃肉喝汤。
功效:健脾养胃、滋阴润燥。适合脾胃虚弱、气阴不足者,常见疲倦乏力、咽干口干、舌淡红、苔少、脉细弱等。
莲藕熟用甘温,可健脾开胃、益血补心;党参甘平,可健脾补肺益气;玉竹甘平,归肺、胃经,可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;三者合用与排骨熬成汤,适合脾胃虚弱、气阴不足者食用。
芝麻芹菜拌双耳
材料:黑木耳、银耳(干品)各25克,黑、白芝麻各1茶匙,芹菜茎300克,红萝卜少许,盐1茶匙,砂糖1/3茶匙,芝麻油适量。
做法:黑木耳、银耳以温水泡开后洗净,去蒂后切丝;芹菜去叶后斜切小段;红萝卜亦切丝。以热水氽烫黑木耳、银耳、芹菜、红萝卜丝。黑、白芝麻炒熟略研碎,将各种调味料加入拌匀,腌制约30 分钟即可。
功效:养血生津,滋阴润燥。
薏米赤豆茯苓粥
材料:茯苓30克,薏米100克,赤小豆50克,粳米100克,白糖少许。
做法:将赤小豆、茯苓、薏米洗净;粳米淘洗干净。赤小豆浸泡半天。将赤小豆、薏米、粳米与茯苓一起入锅(茯苓用净布包起来),加适量水,用大火煮沸,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烂,加白糖少许稍煮即成。
功效:化浊利湿,清热消痰。
藿香化浊饮
材料:藿香5克,苏叶5克,陈皮3克,山楂5克。
做法:上述材料放茶缸内,沸水冲泡10分钟,加糖调味,放温饮用。
功效:消暑化浊,醒脾开胃。适合暑热天气,脘腹胀满,舌苔厚腻,食欲欠佳之人饮用。